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2023中国(厦门)木质素资源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碳酸锂等
                                 更多>>
   有机原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甲醇经济”时代其实离我们还比较遥
时间:2014-04-02  点击:1008

     受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提出加快推广醇醚燃料的鼓舞,“甲醇经济”近期再度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但作为投资者,业内企业要对“甲醇经济”能否到来、何时到来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脑袋一热,仓促上马与“甲醇经济”相关的项目。
    “甲醇经济”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A·奥拉于2006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在应对能源危机过程中,甲醇以其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成为油气最佳替代品,并沿用“石油经济”的概念抛出了“甲醇经济”理论。
    客观地说,随着全球甲醇产能、消费量的大幅增长,尤其是甲醇制烯烃、甲醇制芳烃、甲醇汽油等技术的开发,甲醇的应用领域确实大幅拓宽了。由于甲醇理论上既可替代石油用作汽车燃料,又可替代石油生产烯烃和芳烃产品,还可作为化工原料生产醋酸、甲醛、甲醇蛋白等其他化学品,加之甲醇生产除了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为原料外,H2+CO2生产甲醇的实验室技术也已开发成功,“甲醇经济”不仅被众多学者追捧,也得到了一些国家政府部门的关注。
    然而,经过冷静分析后我们发现:“甲醇经济”时代其实离我们还比较遥
远。
    首先,全球甲醇生产规模还偏小。2013年,全球甲醇总产能约1.04亿吨,产量和消费量只有约7500万吨,即便全部当作能源消费(主要指燃料),与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相比依然微不足道。
    其次,全球尚未建成快速高效的甲醇储运网络。人类经历的煤炭经济时代、石油经济时代,以及目前的石油天然气经济时代均有如下特点:一是这类能源占到能源总需求量至少20%以上,二是形成了庞大而固定的消费群体,三是建立了快捷高效完善的储运体系。目前,即便是甲醇产能与消费量最多、储运水平国际领先的中国,也未建成完整高效的甲醇储运网络。
    再次,甲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能源转化效率、能耗、环保等问题尚未能解决。“甲醇经济”之所以被接受,主要是因为可以用储量巨大的煤炭生产甲醇,再以甲醇替代石油或天然气。但煤炭也属一次性化石能源,可供人类使用的年限不过区区200载。况且,每生产1吨甲醇就要消耗2.3吨以上优质原煤、12立方米以上水,同时排放2.5吨二氧化碳。如果所得甲醇用作燃料,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将高达3.9吨/吨,能源效率不足14%,远低于煤发电、汽油车或天然气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至于被业界热炒的H2+CO2生产甲醇技术,目前还处在实验室开发阶段。即便将来该技术工业化应用过关,由于要增加二氧化碳捕集净化费用和制氢费用,生产成本也将十分高昂。尤其是能否经济合理地获取氢气,是H2+CO2生产甲醇技术能否工业化应用的关键。而且,即便真的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清洁能源氢气,人类何不直接使用氢能源,而要多此一举地再用氢气生产甲醇呢?
    最后,“甲醇经济”还将面临页岩气革命、石油新增可采储量增加及可燃冰规模开发带来的巨大挑战。未来5~10年,全球页岩气产量可能井喷式增长,天然气供应紧张状况将明显缓解。同时,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峰值论正受到质疑,全球石油资源量可能远没有预想的悲观。此外,目前日本、中国、美国、印度均掌握了可燃冰深井钻探取样技术,全球可燃冰储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以上。如果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可燃冰得以商业化规模化开发,能源短缺问题将彻底解决,甲醇应用领域也将被大幅压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pHqghUme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