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城市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1日开幕。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潘涛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词,环保部科技司副司长刘鸿志,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周扬胜,北京大学教授宋宇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李发生老师做了题为《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环境修复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的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研究室近年来做的一些工作,并介绍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环境修复与工程技术实践上的经验。
近几年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研究室课题组做了有关大尺度区域土壤污染特征与时空变化研究;土壤污染物识别与定量表征研究;污染土壤(场地)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土壤污染物生态毒理与环境基准研究;污染土壤(场地)环境修复研究;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政策研究。
之后,李老师介绍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环境修复与工程技术实践上的经验。他们课题组在胜利油田土壤污染的经验,在示范项目初期,石油烃组分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都没有先例,但课题组通过当地的污染状况,找到了合适的检测方法。石油烃组分看起来很好处理,实际上困难较大,最后课题组选择了比较廉价的生物修复的办法,但选择生物修复技术就要从生物学特性上考虑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必须考虑土壤毒性如何,而且我们研究发现,污染对生物的胁迫不光来自于石油烃而且还有盐分的胁迫。
在后期的研究中,课题组还做了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南方的修复效果较北方明显,因此在中国北部我们选择了耐寒的西伯利亚微生物,研究其降解活性会不会更高一些。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办法,由于石油污染导致土壤的透气性不好,课题组提出用当地作物棉花秸秆,做修复基质,同时可以提供植物微生物有机质营养,增加土壤透气性。这种应用当地优势生物资源去协助解决石油污染问题,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也受到了业界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