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2023中国(厦门)木质素资源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碳酸锂等
                                 更多>>
   节能减排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甘肃在重点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在线监测监控
时间:2016-07-30  点击:662

 

    日前,甘肃省安委会召开2016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甘肃甘肃省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全甘肃省安全生产工作。上半年,全甘肃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都呈下降趋势,较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长、甘肃省安委会主任林铎强调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重大危险源监管中,广泛应用在线监测监控;把电子监控覆盖到农村公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信息网络系统。
  
  上半年酒驾醉驾致32人死亡
  
  会议期间,甘肃省安委办通报了上半年全甘肃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上半年全甘肃省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6起,死亡167人,同比下降14.9%和8.7%。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3.3%和28.6%。全甘肃省未发生重大特大事故。
  
  甘肃省公安厅通报,今年以来,全甘肃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严查严惩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清剿火患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25万余起。超速超载现象还比较突出。上半年,共查处超速超载违法行为90多万起,同比翻了三番多,在严查严控的态势下,全甘肃省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14起较大交通事故中,有5起是因超速超载引发的,占总数的35.7%。酒驾醉驾危害依然严重。上半年,查处酒驾醉驾3557起,同比上升122%,因酒驾醉驾造成事故79起,导致32人死亡。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通报,上半年,全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7起,死亡8人,受伤11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40%,死亡人数下降27%,受伤人数下降67.7%,均属于道路客运事故,水上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电子监控将覆盖到农村公路
  
  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长、甘肃省安委会主任林铎在会上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部分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没有按要求将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和每个员工,对责任落实情况缺乏有效的督促检查;煤炭、冶金、建材等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安全投入减少,队伍不稳定,安全管理滑坡;有的企业对一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重点工作推进不力。一些地区和行业在推进生命防护工程、信息化建设、风险防控、电子监控、打非治违等重点工作上投入不足、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三是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薄弱。一些地方不注重城市公共安全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存在随意改变规划或规划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对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风险预判不足,公共安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普遍存在。四是基层监管力量有待加强。市县两级的安监、建设、质监、运管等部门专业人员缺乏,一些乡镇安监人员换届调整后未能及时补齐,大部分乡镇安监站缺乏必要的执法装备。
  
  林铎强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重点做好道路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和城市安全领域的各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救灾责任制,确保防灾预案完善到位、重点区域盯防到位、各类隐患排查到位、救灾物资储备到位、抗灾力量部署到位、灾害预报预警到位、领导组织落实到位,全力做好防汛防洪抢险救灾工作。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重大危险源监管中,广泛应用在线监测监控;把电子监控覆盖到农村公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信息网络系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pHqghUme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