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细化工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
精细化工行业创富能力的定性评价要素研究 |
时间:2017-11-28 点击:1352
|
精细化工是化工行业的一个子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精细化工产品一般具有特定的应用性能、合成步骤多、反应复杂、产品少而产品附加值高,包括化学试剂、水处理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脂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信息化学品、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动物胶等。
为了研究影响精细化工行业创富能力的定性评价要素,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精细化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近十年来,精细化工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数据发现,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发债规模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06~2016十年间,发债总额增长了约12倍。因此,可以预计未来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债规模还会继续增长。所以,准确识别影响精细化工企业偿债能力的风险点、正确评估精细化工企业的偿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富能力是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核心因素,本文的第三部分就从定性评价的角度,来分析影响精细化工行业创富能力的要素。
一、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发展空间大
近年来,我国将精细化工作为化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中。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的发展,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从图1可以看出,2003~2014
年,我国化工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0.89万亿元增长至8.28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约9倍。其中,精细化工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0.13万亿元增长至1.94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约15倍。
目前,我国的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值/化工总产值)约为45%,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为60%~70%。因此,我国的精细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部分科技含量很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生产的空白状态,严重依赖进口。例如,广泛应用于防辐射领域的导电布(电磁屏蔽材料)以及半导体生产所需的高端电镀铜添加剂等,都需要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
二、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债规模增长迅速
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债规模也迅速增长。从图2可以看出,2006~2016年,发债总额从58.77亿元增长到了748.05亿元,增长约12倍。
目前,精细化工行业的债券余额共计约1181.01亿元,发债主体共计约60家,债券共计约165只。基于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计未来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债规模还会继续增长。因此,正确评估精细化工企业的偿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创富能力是决定企业偿债能力的核心因素,下文就将从定性评价的角度,来分析影响精细化工行业创富能力的要素。
三、定性评价精细化工行业创富能力的要素
对受评企业创富能力的定性评价可以从技术水平、需求规模、行业地位、原材料供应、产品结构与质量,以及销售渠道这六个维度来分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精细化工行业属于化工行业的一个子行业,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子行业即基础化工行业。在我国,基础化工的发展相对较早也较为成熟,目前的化工行业创富能力评价方法更适用于基础化工行业。因此,下文将结合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特点,从以上六个评价维度,对目前化工行业创富能力的定性评价要素做一些补充,使之更适用于精细化工行业。
(一)技术水平:相比基础化工企业,技术水平成为评定精细化工企业创富能力的更为关键的维度
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不论对基础化工企业还是精细化工企业来说,技术研发能力都是评价其创富能力的核心要素。但是,由于精细化工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因此对于精细化工企业来说,技术研发能力会更加重要,在考察精细化工企业创富能力的时候,可以提高技术水平这一维度的评分在总评分中所占的比重。具体来说,评估化工企业技术水平的指标包括该企业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在主要化工产品的研发中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技术、企业获取的发明专利的数量和类型、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专业研发队伍和技术创新能力等。
(二)需求规模:绿色环保产品将拥有更大的需求规模
需求规模用来评估化工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目前评估企业的需求规模主要是考察其化工产品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精细化工行业发债规模的快速增长始于2006年,正是我国水污染、土地污染以及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政策日益趋严的特殊时期。对于精细化工企业来说,除了需要考虑其化工产品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以外,还需要考虑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或者是否属于环保型产品,因为绿色环保产品能够获得更多的国家发展支持。而且从微观上来讲,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购买意愿会越来越强烈。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随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本身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发生了很大转变,对低辐射、绿色的产品有很高的需求;第二,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上升,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因此,如果精细化工企业的产品是绿色环保型的,其需求规模的评分应提高;否则,评分应相应减少。
(三)行业地位: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能够增强精细化工企业的行业地位
目前,对于化工企业行业地位的评分主要综合考察受评企业各个化工产品在国内外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说明了企业产品的纯度、适用性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强于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除此之外,针对新兴的精细化工行业,很多国内的相应行业标准还是空白,因此精细化工企业是否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可以成为评定该企业行业地位的参考指标。因为,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个保护自我发展的屏障;另外,由于起草行业标准的时间一般会比较长,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就可以在生产方面抢占市场先机。因此,如果一个精细化工企业可以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其行业地位评分应提高。
(四)原材料供应:提升原材料的安保技术对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很重要
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是化工制造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性保障。目前,评价企业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主要是通过考察化工企业获取充足原材料的能力以及控制原材料成本的能力。基础化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各环节保障原材料安全性的技术比较成熟。而对于精细化工企业来说,其原材料种类较新,很有可能属于危险品(即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并且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一旦出现意外,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评价精细化工企业原材料供应稳定性的时候,也要考虑企业在运输、储存、生产以及回收过程中保障原材料安全性的能力(如安保措施、安保技术等)。所以,化工企业保障危险原材料安全性的能力越高,其在该维度的评分也应该越高。
(五)产品结构与质量:产品质量是决定精细化工企业能否在长期获得较多利润的关键因素
产品的结构与质量都对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考察企业产品结构的要素主要包括产品种类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在产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产品种类越丰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分散单一产品的经营风险。而在产品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产品质量有利于维持企业的客户群。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基础化工产品来说,各个企业相同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别不大,因此,增加产品种类更有利于基础化工企业分散经营风险,有利于维持或提高长期获利能力。然而,对于新兴的精细化工企业来说,其产品专用性强、种类相对较少、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因此产品质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在长期获得较多利润的关键因素。显然,产品质量越好,企业在长期获得的利润越多,企业在该维度的评分也应该越高。具体来说,可以从企业的产品是否通过质量认证以及该质量认证在行业内的重要性来判定。
(六)销售渠道:客户关系稳定、售后服务完善以及客户实力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销售渠道的建设对企业保持并提升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受评企业销售渠道这一维度的评分主要是通过销售渠道是否完善、营销方式是否多元化以及销售区域的大小这三个方面来评判的。需要补充的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否长期稳定、企业是否会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下游客户的实力大小也是影响企业市场占有率的三个重要因素。首先,对于精细化工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专用性很强,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有比较严格的标准,或者对于下游客户而言变换供应商会付出比较多的成本,那么一旦建立供需关系,下游客户就不会轻易变换供应商。显然,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稳定的,这有利于企业保持市场占有率。其次,精细化工企业下游客户的选择范围不如基础化工企业广泛,但是,如果企业能够提供较完善的售后服务,就有利于维持住已有的客户群以及吸引更多的客户。另外,实力较强的下游客户占比较高(例如某企业的下游客户都是国际知名企业),往往意味着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是长期稳定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般不会在短期内陡然下降。综上所述,企业在销售渠道这一维度的得分应分别与企业和客户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企业提供售后服务的完善性以及实力较强的下游客户占比成正相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