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2023中国(厦门)木质素资源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碳酸锂等
                                 更多>>
   橡胶行业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海南橡胶正悄然蜕变 改变重种植、轻营销方式
时间:2013-10-29  点击:781

          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正悄然发生蜕变。

  在橡胶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海南橡胶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王雄钦对此感同身受。“过去海南橡胶(农垦)重种植、轻营销,大量橡胶产品堆在仓库里面没人要,有时还堆满了码头,库存最大的时候多达十二三万吨,还把仓库墙壁给压裂了。”他说。

  2010年以后,海南橡胶库存压力令人咋舌的现象不复存在。

  “在大物流、大金融、大电商时代,传统的天然橡胶产业领域,也面临着如何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经营模式、创造新的赢利点等诸多课题。”海南农垦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林进挺说,农垦的橡胶板块,正在实现资源拥有向资源控制、生产型向经营型、产品由低端单一向高端差异化的三个转变。

  资源拥有型向资源控制型转变

  2003年以来,随着天然橡胶市场价格的驱动和国家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植胶区农民对发展天然橡胶的认知度增强,植胶积极性空前高涨,许多社会资本也竞相投入,使天胶产业发展势头强。但是,加上岛内橡胶扩种面积十分有限,海南橡胶近年来开始由资源拥有型向资源控制型转变。

  海南橡胶集团副总裁谢兴怀透露,作为主营业务,海南橡胶集团将继续保持岛内现有胶园面积,并将在非洲(塞拉利昂)租地种植10万公顷(150万亩)天然橡胶。

  该项目是海南省与塞拉利昂政府合作的第一个农业项目,也是中国政府加强与非洲交流合作中的重要经贸项目之一。

  对于塞拉利昂项目,林进挺充满期待:“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年产橡胶20万吨、水稻18万吨,年收入40-50亿元,直接吸纳近2万当地人就业。”

  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目前海南橡胶集团在岛内拥有橡胶种植面积353万亩,年种植自产干胶能力15万吨以上,年加工能力达43万吨;橡胶面积和干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左右。

  海南橡胶旗下各基地分公司目前开始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大量在岛内外收购民营胶。

  “以前海南橡胶光是收购加工和出售公司自己的产品,现在打开大门大量收购民营胶。”海南橡胶总裁办相关负责人说,公司旗下的金橡公司每年收购民营胶的数量,由最初的几千吨,到4万吨、6万吨、8万吨、10万吨。

  在集团层面,海南农垦集团以“大营销”战略为突破口,扩大终端用户的比例。

  2009年起,海南橡胶全面实施“大营销”战略,大力发展直、分销业务,实现与终端客户的对接。

  “公司已形成以上海龙橡公司为龙头,形成了覆盖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等我国橡胶主销区的营销网点。”海南橡胶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说,公司还成立云南公司,积极推进与当地橡胶生产和加工企业合作。

  “2010年海南橡胶云南公司营销当地的橡胶资源为3万吨,2011年达7万吨,如今已占云南近四分之一市场份额。”王雄钦说。此外,去年海南农垦集团与旗下的海南橡胶集团共同收购新加坡R1公司,在国际贸易领域扩大影响。

  产品由低端单一向高端差异化转变

  国际橡胶协会秘书长StephenV.Evans认为,橡胶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还是很好的,产业升级投资将消费越来越多的天然橡胶。

  而海南橡胶的产品也逐渐从低端、单一产品向高端差异化转变。

  “过去公司按照国标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都是‘大路货’,高、中、低端的差异化不明显。”海南橡胶集团加工管理部副总经理陈祖敬说。

  这种状况最近几年得到改变。如今,海南橡胶的天然橡胶产品,除了集中在网上销售、期货交易、国储胶收储、销售区分销以外,近年逐步采取直销、专供、定制等多种供货方式。

  据透露,借助自身科研成果组织规模化子午线轮胎胶生产,海南橡胶从2006年刚开始批量供应的年产1千多吨,到目前的年产3万多吨,替代进口产品,满足了部分用户的需求,三角轮胎集团等3家企业等已成为海南橡胶子午线轮胎胶的主要用户。

  “在实现三大转变过程中,农垦集团跟各个领域都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林进挺说,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可以集中各方力量,共同设立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金,提升中国天然橡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报海口10月28日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pHqghUme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