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2023中国(厦门)木质素资源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碳酸锂等
                                 更多>>
   行业新闻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上海化学工业区:勇于当标杆 潮涌再扬帆
时间:2021-01-12  点击:538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1996年,杭州湾北岸,在一片空旷的海滩上,建设者们以吹沙填海方式造就了一期1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具有首创性的园区化发展新阶段正式起步。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轫于此,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十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被誉为“上海工业腾飞的新翅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国务院规划的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经过近25年的开发和建设,上海化工区已成为目前全国集聚国际知名跨国化工企业最多、循环经济水平最先进、产业能级最高端、安全环保管理最严格的国家级石油化工专业开发区,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吸引了巴斯夫、科思创、赢创、亨斯迈、英威达、3M、西萨、中石化、华谊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投资落户。园区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园区特殊贡献奖”,被评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和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等殊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上海化工区发展创新、创业、创造历程,盘点“十三五”的业绩、成绩和奇迹,我们从这里展望新时代,擎画新蓝图,接续再出发,为全国同类园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园区发展赋能、焕新、增值。

 

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目标会从这里催生,新的活力将在这里迸发,新的能量也将会在这里得到又一次释放。一首首赋予时代崭新、壮丽、雄浑的乐章也一定能够在这片热土上谱写、奏响。

 

科技创新篇

 

创新发展 激发新活力

 

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

 

溯流而上,奋楫争先。自上海化工区成立之日起,创新的基因就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比如,首创的“五个一体化”开发理念和模式,成为我国化工园区建设的指导原则;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国标在这里诞生;电子化学品专区、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启动建设等等。可以说,创新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并与园区发展相伴相随,且成果星光闪耀,亮点纷呈。

 

直面新时代,新征程,新格局。上海化工区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园区主动承担国家战略,加快科创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成果落地,基本形成“集聚一流创新要素、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实现一流创新产出”的创新发展态势,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电子化学品专区设立跑出加速度。2020年12月3日,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正式揭牌,意义重大。据介绍,该专区规划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光刻胶以及配套材料、电子特气和湿电子化学品等三大类产品,构建以上海化工区为主体,金山、奉贤分区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格局,形成上海化工区侧重制造、研发,“两翼”侧重仓储、非涉危制造的一体化产业布局,率先实现电子化学品企业、技术、人才等“三个集聚”,打造电子化学品研发试验、生产、物流存储等“三个基地”。推进上海化工区与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嘉定区之间的联动发展,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化工科创中心建设交出新答卷。2018年9月28日,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在上海化工区举行,标志化工区牵头打造化工新材料的产业集聚区和创新策源地迈向创新驱动、升级发展的新征程。据了解,该创新中心以“打造化工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工科创平台”的战略目标及“一核三翼”的发展布局,打造科创研发、成果转化、科创服务三大板块,集中布局研发实验、中试放大、科技展示、教育培训、商务办公、生态休闲等功能,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与此同时,上海化工区成立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联盟,连续举办两届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开展诺奖科学家进化工区、法国科技之旅上海站等一系列海外交流活动。加强科创政策体系建设,发布《上海化学工业区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专项扶持实施办法》《上海化学工业区专项发展资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指南》等相关扶持政策。科创平台集聚效应显现, 2020年7月3日,朗盛亚太区应用开发中心(AADC)大楼奠基和落户签约,成为首个入驻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的项目。上海化工新材料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平台、氢能研究中心、彤程化学、毕克助剂等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也相继落户化工区。截至2019年末,园区发明专利注册数量达到269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4家。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投入已接近6.5亿元。

 

现代化工产业集群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化工区加快精准招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全力提升产出效益,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319.7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70.71亿元,首次双双突破千亿大关,经济发展呈现质效齐升的良好态势。单位土地产值约808万元/亩,远超全市开发区平均值,达到全国制造业园区的最高水平;园区工业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1000万元/年,遥遥领先全市其他开发区;人均工业利润近200万元/年,人均税收约120万元/年,土地投资强度约140亿元/平方公里。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园区仍然保持10%以上的销售利润率,分别高于全市化工行业、全市规上工业及全国化工行业4.2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制定《上海化工区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世界级绿色化工名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六大行动,着力打造国际化工名企、名品、名家汇聚的化工名园。推进科思创、巴斯夫、英威达等园区企业增资扩产,以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2019年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430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34.7%。同时,上海化工区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2019年,联合四省市16家化工园区成立长三角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联盟,积极开展“安全、绿色、创新”等领域的交流、互动与合作。

 

创新是园区发展最强大的内力之本、活力之源。面向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及产业需求,上海化工区的创新之举必将成为上海制造和创新之城的闪亮名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pHqghUme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