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2023中国(厦门)木质素资源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碳酸锂等
                                 更多>>
   行业新闻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退役电池回收体系亟须完善
时间:2021-04-15  点击:503

 

  据新华社4月12日报道,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退役电池回收暗藏风险。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

  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隐患可防可治可控,但退役回收处置环节比较复杂。有专家指出,1块20克质量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

  2019年初,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曾联合印发《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对整治废铅蓄电池非法收集处理环境污染、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处理率等问题作出规范性要求。其中提出,到2020年,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实现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率达到40%,

  有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其中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比例不到30%,大量非正规处理渠道都没有专业的电池分解设备,极有可能将含铅废酸等有害物质直接倾倒,带来污染环境的风险。

  巨大的利润空间是废旧蓄电池非法回收、拆解、冶炼屡打不绝的主要因素。一些非法企业往往在回收时抬高价格,出售铅锭时压低价格,使正规企业两头受挤压,也使得一些公众通过正规渠道处理的意愿不强。加之近年来随着铅价上涨,非法再生铅的小企业、小作坊反弹势头明显,一些“地下生产”更加隐蔽。

  “绿色出行”更要“绿色更新”。如何避免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带来“爆发式污染”,值得警惕。有关部门除了要加快构建有效的退役蓄电池回收体系,完善废旧蓄电池仓储、回收、运输等细则外,还应促进各方联动,建立由车企、电池企业、回收企业、物流企业等多方合作的回收矩阵,如建立电池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对所有铅蓄电池进行编码,追踪产品流向,尽最大可能保证产品回收。同时要加大对再生铅行业的环保督察力度,对非法再生铅企业予以严厉打击、整治;严打铅蓄电池非法产业链上的回收处置行为,促进、确保合法正规的回收处置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胡建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pHqghUme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