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2023中国(厦门)木质素资源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碳酸锂等
                                 更多>>
   行业新闻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东南大学李全教授团队在液晶仿生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21-04-20  点击:525

 

据东南大学消息,近日,欧洲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全教授团队在液晶仿生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同时,该论文被选为VIP(VeryImportantPaper),据悉仅有不到5%的论文能够获得如此积极的评价。该刊编辑和评审专家认为,此项研究是智能致动器领域里“anexcitingachievementandaverysignificantprogress”。

  

  随着自然界的不断演化,许多生物体为了生存进化出了独特的环境适应行为。这些生物行为为科研人员开发智能环境适应性材料和仿生器件提供了灵感。例如,科研人员模拟某些水生动植物(如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通过改变外观颜色和形状来进行伪装或交流的行为,制备了在水介质中具有变色荧光并能够同时改变形状的智能水凝胶。但是,这些材料仍然存在局限性:依赖可调节的水环境、变形速率相对较慢、变形简单并且难以原位控制。

  

  

  针对这些问题,该团队利用将光致形变的液晶弹性体与光致荧光变色的体系共价结合的策略,实现了不依赖特殊介质的对环境变化可智能协同自调节的软体驱动器的制备。该器件的三维形变与变色荧光的协同可编制特性对于赋予软机器人更多的仿生功能非常重要。

  研究者们精心设计了具有环境适应能力的软机器人,使其能够在特殊条件下执行复杂的任务。并通过液晶分子的取向设计,模拟了褶皱颈蜥蜴折叠其褶边并同时变色的生物行为。

  事实证明,这种由自然现象启发的材料在设计和制备智能环境自适应型器件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有望应用于包括仿生软机器人、伪装设备以及超材料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pHqghUme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